在本文中,我们将带你了解PHP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PHP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方方面面,并解答php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有哪些常见的疑惑,同时我们还将给您一些技巧,以帮助您实
在本文中,我们将带你了解PHP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PHP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方方面面,并解答php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有哪些常见的疑惑,同时我们还将给您一些技巧,以帮助您实现更有效的1.计算机二级考试 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5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系统、python — 计算机基础知识、Python:计算机基础知识。
本文目录一览:PHP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php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有哪些)
php是一种流行的服务器端编程语言,它可以用于开发各种类型的web应用程序。虽然php是具有高层次的抽象特性的编程语言,但是对于php开发人员来说,熟悉一些计算机基础概念是非常必要的。在本文中,我们将了解php中常用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 数据类型
在PHP中,数据类型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定义了变量存储何种类型的数据。PHP支持不同的数据类型,例如整数、浮点数、字符串、数组等等。熟练掌握数据类型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变量如何被计算机存储和操作。
- 变量
在PHP中,变量用于存储值。变量是我们在程序中使用的标识符,并分配给该标识符的值可以在程序的生命周期内不断变化。变量是PHP程序的基础,我们需要清楚变量的作用范围、生命周期等重要概念。
-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用于存储和组织数据,以便能够更快地检索和操作数据。PHP支持各种数据结构,例如数组、链表、栈、队列等等。深入了解这些数据结构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数据。
- 算法
算法是一系列步骤的集合,用于解决特定问题。在PHP编程中,算法是实现某些功能的必要方法。了解算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现一些复杂的业务逻辑和计算过程。
立即学习“PHP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 数据库
在许多Web应用程序中,数据库是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PHP支持许多不同的数据库,例如MySQL、Oracle、SQLite等等。了解如何连接和操作数据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管理数据,提高程序的效率和安全性。
- 安全性
安全性是任何Web应用程序都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在PHP编程中,安全性要求我们使用安全的数据库操作、防止跨站点脚本攻击、避免SQL注入等等。熟悉网络安全问题和最佳实践可以提高程序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性能优化
Web应用程序的性能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PHP编程中,优化我们的代码可以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和响应速度。了解优化代码的技巧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握PHP编程的艺术。
总之,PHP编程是一项非常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熟悉各种计算机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PHP编程的技巧和技术。这些基础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编写更优秀的代码,而且可以为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PHP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1.计算机二级考试 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
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
1.1计算机概述
考点1计算机发展简史
1946年2月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从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现在,计算机技术经历了大型机、微型机及网络阶段。对于传统的大型机,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电子元件的不同而划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四代,
我国在微型计算机方面,研制开发了长城、方正、同方、紫光、联想等系列微型计算机我国在巨型机技术领域中研制开发了“银河”、“曙光”、“神威”等系列巨型机。
考点2计算机的特点
现代计算机算一般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1)处理速度快(2)存储容量大。(3)计算精度高。(4)工作全自动。
(5)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
考点3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具有存储容量大,处理速度快,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强等许多特点,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领域,并迅速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进人了家庭。计算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科学计算(数值计算)。(2)过程控制。(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4)信息处理。(5)现代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模拟、多媒体教室、网上教学和电子大学)。(6)家庭生活。
考点4计算机的分类:
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主机,小型机,工作站,个人计算机。
1.3 计算机中字符的编码 考点7 西文字符的编码
计算机中常用的字符编码有EBCDIC码和ASCII码。IBM系列大型机采用EBCDIC码,微型机采用ASCII码是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被国际化组织指定为国际标准。它有7位码和8位码两种版.国际的7位ASCII码是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的编码,其编码范围从0000000B一1111111B,共有7=128个不同的编码值,相应可以表示128个不同的编码。
7位ASCII码表:p41
考点8汉字的编码
1.汉字信息的交换码
汉字信息交换码简称交换码,也叫国标码。规定了7 445个字符编码,其中有682个非汉字图形符和6763个汉字的代码。有一级常用字3755个,二级常用字3 008个。两个字节存储一个国标码。国标码的编码范围是2121H一7E7EH。区位码和国标码之间的转换方法是将一个汉字的十进制区号和十进制位号分别转换成十六进制数,然后再分别加上20H,就成为此汉字的国标码:
汉字国标码=区号(十六进制数)+20H位号(十六进制数)+ 20H
而得到汉字的国标码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汉字的机内码:
汉字机内码=汉字国标码+8080H
2.汉字输入码
汉字输人码也叫外码,都是由键盘上的字符和数字组成的。目前流行的编码方案有全拼输人法、双拼输入法、自然码输人法和五笔输人法等。
3.汉字内码
汉字内码是在计算机内部对汉字进行存储、处理的汉字代码,它应能满足存储、处理和传输的要求。一个汉字输人计算机后就转换为内码。内码需要两个字节存储,每个字节以最高位置‘1”作为内码的标识。
4.汉字字型码
汉字字型码也叫字模或汉字输出码。在计算机中,8个二进制位组成一个字节,它是度量空间的基本单可见一个16 x 16点阵的字型码需要16 x 16/8=32字节存储空间。
汉字字型通常分为通用型和精密型两类。
5.汉字地址码
汉字地址码是指汉字库中存储汉字字型信息的逻辑地址码。它与汉字内码有着简单的对应关系,以简化内码到地址码的转换。
6.各种汉字代码之间的关系
汉字的输人、处理和输出的过程,实际上是汉字的各种代码之间的转换过程。如图1- 1表示了这些汉字代码在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中的位置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 4指令和程序设计语言 考点9计算机指令
一条指令必须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一台计算机可能有多种多样的指令这些指令的集合称为该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考点10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通常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3类
(1)机器语言。机器语言是计算机唯一能够识别并直接执行的语言。
(2)汇编语言。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汇编语言源程序.计算机不能直接识别它。必须先把汇编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称目标程序),然后才能被执行。
(3)高级语言。高级语言要用翻译的方法把它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才能执行。翻译的方法有“解释”和“编译”两种。一个高级语言源程序必须经过“编译”和“连接装配”才能成为可执行的机器语言.
1.5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考点11计算机系统概述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p25
考点12“存储程序控制”计算机的概念
1944年8月,著名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EDVAC计算机方案,他在方案中提出了3条思想。
(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计算机硬件应具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人设备和输出设备等5大基本功能。
(2)采用二进制数.二进制数便于硬件的物理实现,又有简单的运算规则。
(3)存储程序控制.存储程序实现了自动计算,确定了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考点13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1运算器
运算器是计算机处理数据和形成信息的加工厂,主要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它由算术逻辑运算部(ALU)、累加器及通用寄存器组成。
2控制器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神经中枢,它用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自动、连续地执行各条指令。它通常由指令部件、时序部件及操作控制部件组成。
(1)指令寄存器:存放由存储器取得的指令。
(2)译码器:将指令中的操作码翻译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3)时序节拍发生器:产生一定的时序脉冲和节拍电位,使得计算机有节奏、有次序地工作。
(4)操作控制部件:将脉冲、电位和译码器的控制信号组合起来,有时间性地、有时序地控制各个部件完成相应的操作。
(5)指令计数器:指出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3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记忆装置,主要用来保存数据和程序,具有存数和取数的功能。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CPU只能访问存储在内存中的数据,外存中的数据只有先调入内存后才能被CPU访问和处理。
4.输入设备
输人设备的主要作用是把准备好的数据、程序等信息转变为计算机能接受的电信号送人计算机。
5.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的主要功能是把运算结果或工作过程以人们要求的直观形式表现出来。
考点14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
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二
1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分为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翻译程序)、服务程序和数据库系统4大类别。
(1)操作系统(OS)。一个操作系统应包括下列5大功能模块:处理器管理、作业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
操作系统通常分成以下5类。
① 单用户操作系统。微软的MS-DOS、Windows属于此类。
②批处理操作系统。IBM的DOS/VSE属于此类。
③分时操作系统。UNIX是国际最流行的分时操作系统。
④实时操作系统。
⑤网络操作系统。
(2)对于高级语言来说,翻译的方法有两种:解释和编译。对源程序进行解释和编译任务的程序,分别叫做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
2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可分为通用软件和专用软件两类其中通用软件又分为3类。
(1)文字处理软件如Office 2000中的Word.
(2)电子表格软件二如Office 2000中的Excel.
(3)专家系统.
考点15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CPU)主要包括运算器(ALU)和控制器(CU)两大部件。此外,还包括若干个寄存器和高速缓冲存储器。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又称微处理器。计算机的所有操作都受CPU控制,CPU和内存储器构成了计算机的主机,是计算机系统的主体。CPU的性能指标直接决定了由它构成的微型计算机系统性能指标。CPU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字长和时钟主频。
考点16价存储器
计算机的存储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设在主机中的内部存储器,也叫主存储器,用于存放当前运行的程序和程序所用的数据,属于临时存储器:另一类是属于计算机外部设备的存储器,叫外部存储器.简称外存,也叫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外存中存放暂时不用的数据和程序,属于永久性存储器.当需要时应先调人内存。
内部存储器
一个二进制位(bit)是构成存储器的最小单位。通常将每8位二进制位组成的一个存储单元称为一个字节(Byte),并给每个字节编上一个号码,称为地址(Address)。
1)存储容量
存储器可容纳的二进制信息量称为存储容量。度量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此外,常用的存储容量单位还有:KB(千字节),MB(兆字节)和GB(千兆字节)它们之的关系为:
1字节(Byte)=8个二进制位(bits)
1 KB二1024 B;1MB=1024KB;1GB二1024MB
2)存取时间
存储器的存取时间是指从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经历的时间.
3)内存储器的分类
内存储器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类.
(1)随机存储器(RAM)。随机存储器也叫读写存储器.其特点是:存储的信息既可以读出,又可以向内写入信息,断电后信息全部丢失。随机存储器又可以分为静态RAM和动态RAM两种.
静态RAM的特点是只要不断电,信息就可长时间的保存.其优点是速度快,不需要刷新,工作状态稳定;缺点是功耗大,集成度低,成本高.
动态RAM的优点是使用组件少,功耗低,集成度高:缺点是存取速度较慢且需要刷新.
(2)只读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的特点:存储的信息只能读出,不能写入,断电后信息也不丢失。只读存储器大致可分成3类:掩膜型只读存储器(MROM)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和可擦写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
关于RAM和ROM之间.以及动态RAM和静态RAM之间的区别如表1-6所示
2.外部存储器
目前最常用的外存有磁盘、磁带和光盘等。与内存相比,这类存储器的特点是存储容量大、价格较低,而且在断电后也可以长期保存信息,所以又称为永久性存储器。
磁盘存储器又可分为软盘、硬盘和光盘。磁盘的有效记录区包含若干磁道,磁道由外向内分别称为0磁道、I磁道……每磁道又被划分为若干个扇区,扇区是磁盘存储信息的最小物理单位。硬盘一般有多片,并密封于硬盘驱动器中,不可拆开,存储容量可观,可达几百吉字节。软盘被封装在保护套中,插人软盘驱动器中便可以进行读写操作。软盘可分为3.5英寸和5.25英寸两种,软盘上都带有写保护口,若处于写保护状态,则只能读出,不能写人。光盘可分为只读型光盘(CD-ROM)、一次性写人光盘(W0RM)和可擦写型光盆。磁盘的存储容量可用如下公式计算:
容量=磁道数x扇区数x扇区内字节数x面数x磁盘片数
考点17输入输出设备
计算机中常用的输人设备有键盘和鼠标,其他的输人设备有扫描仪、手写输入设备、声音输入设备、触摸屏和条形码阅读器。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和打印机、绘图仪等。磁盘既可以属于输入设备,也可以属于出设备。
考点18计算机主要技术指标
①字长。一次能并行处理的二进制数。字长总是8的整数倍,如16、32、34位等
②主频。计算机中CPU的时钟周期,单位是兆赫兹(MHZ¬)。
③运算速度。计算机每秒所能执行加法指令的数目。运算速度的单位是百万次/秒(MIPS)
④存储的容量。存储容量包括主存容量和辅存容量,主要指内存所能存储信息的字节数。
⑤存储周期。存储器进行一次完整的存取器作所需要的时间。
1. 6多媒体技术简介 考点19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有以下几个特点:数字化、集成化、交互性和实时性。
(1)多媒体计算机由PC + CD-ROM十音频卡十视频卡组成。除了硬件配置外,还应配置相应的软件:首先是支持多媒体的操作系统;其次是多媒体的开发工具、压缩和解压缩软件等。
(2)多媒体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和培训,商业和服务业,家庭娱乐、休闲,影视制作,电子出版业及Internet上的应用。
1.7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考点20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程序,这是“能够侵人计算机系统的、并给计算机系统带来故障的一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特殊程序”.
考点21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如下重要特点。
①寄生性。②传染性。③破坏性。④潜伏性。⑤隐蔽性。
考点22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预防计算机病毒的几点措施如下。
①专机专用。②利用写保护。③固定启动方式。④慎用网上下载的软件。⑤分类管理数据。
⑥建立备份。⑦采用防病毒卡或病毒预警软件。⑧定期检查。⑨严禁在计算机上玩电子游戏。
基础1.计算机网络简介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相互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网络协议)的管理下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
(1)远程终端联机阶段。(2)计算机网络阶段。
(3)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4)信息高速公路阶段。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
计算机网络系统具有丰富的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资原共享和快速通信。
1)快速通信(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为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用户提供了快速传输信容、的手段.网上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可以传送数据、交换信息(目前可以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
2)共享资源
共享资源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功能。计算机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等。所谓共享资源就是指网络中各计算机的资源可以互相通用〕比如:在办公室里的几台计算机可以经网络共用一台激光打印机。
3)提高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互相设置为后备机,一旦某台计算机出现故障时,网络中的后备机即可代替继续执行,保证任务正常完成,避免系统瘫痪,从而提高了计算机的可靠性。
4)分担负荷
当网上某台计算机的任务过重时,可将部分任务转交到其他较空闲的计算机上去处理,从而均衡计算机的负担,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
5)实现分布式处理
将一个复杂的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由网上的计算机分别承担其中的一个任务,共同运作并完成,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这就是分布式处理模式。计算机网络使分布式处理成为可能。
基础2 数据通信常识
计算机通信有两种,一种是数字通信.另一种是模拟通信。数字通信是指将数字数据通过数字信道送;模拟通信是指将数字数据通过模拟信道传送。
1.信道
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和无线电波等。
2.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信号是数据的表现形式。信号分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两类。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脉冲序列,常用一个脉冲表示一位二进制数。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变化的信号,声音就是一种典型的模拟信号。目前,计算机内部处理的信号都是数字信号。
3.调制与解调
在发送端,将数字脉冲信号转换成能在模拟信道上传输的模拟信号,此过程称为调制;在接收端,再将模拟信号转换还原成数字脉冲信号,这个反过程称为解调。
4.带宽与数据传偷速率
在模拟信道中,以带宽表示信道传输信息的能力它用传送信息信号的高频率与低频率之差表示,以Hz、kHz、MHz和GHz为单位。
在数字信道中,用数据传输速率(比特率)表不信道的传输能力,即每秒传输的二进制位数(bps),单位 为bps, Kbps , Mbps和Gbps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是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
5.误码率
它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出错率,是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一般要求误码率低于10-6.“(百万分之一)。
6.计算机通信的质量
计算机通信的质量有两个最重要的指标。一个是数据传输速率,另一个是误码率。
基础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主要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组成。
资源子网主要包括:联网的计算机、终端、外部设备、网络协议及网络软件等。它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收集、存储和处理信息,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和资源共享功能等。通信子网即把各站点互相连接起来的数据通信系统,主要包括:通信线路(即传输介质)、网络连接设备(如通信控制处理器)、网络协议和通信控制软件等。它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连接网上各种计算机,完成数据的传输、交换、力口工和通信处理工作。
通信子网中几种设备的简介如下。
1.调制解调g(MODEM) )
具有调制和解调两种功能的设备称为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分外置和内置两种。外置调制解调器是在计算机机箱之外使用的,一端用电缆连在计算机上,另一端与电话插口连接。优点是便于从一台设备移到另一台设备上去。内置调制解调器是一块电路板,插在计算机或终端内部,优点是价格比外置调制解调器便宜。缺点是插人机器就不易移动。
2.网络接口卡
网络接口卡(简称网卡)属网络连接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和通信电缆连接起来,以便电缆在计算机之间进行高速数据传输。因此,每台连接到局域网的计算机都需要安装一块网卡。通常网卡都插在计算机的扩展槽内。
3.路由器 ( Router )
用于检测数据的目的地址,对路径进行动态分配,根据不同的地址将数据分流到不同的路径中。如果存在多条路径,则根据路径的工作状态和忙闲情况,选择一条合适的路径,动态平衡通信负载。有的路由器还具有帧分割功能路由器连接两个以上的同类型的网络,提供网络层之间的协议转换。
基础4 网络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标准有很多:p182
- 从网络的地理范围分: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 按所采用的交换技术分:电路交换网络,报文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
基础5 因特网概述
1.何谓因特网
因特网是通过路由器将世界不同地区、规模大小不一、类型不同的网络互相连接起来的网络.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Internet音译为“因特网”,也称“国际互联网”。它的前身就是ARPANET网它是一个信息资源极其丰富的计算机互联网络。
1)Internet的主要特汽
(1)Internet采用分组交换技术
(2)Internet使用TCP/ IP协议
(3)Internet通过路由器将各个网络互联起来
(4)Internet上的每台计算机都必须给定一个唯一的IP地址。
2)我国Internet概况
我国从1994年实现了与Internet的连接,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5大Internet主干网:
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中国公用计算机网(CHINANET )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中国联通网(UNINET )
2.因特网提供的服务
Internet能提供丰富的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电子邮件(E-mail):电子邮件是因特网的一个基本服务,是因特网上使用最频繁的一种功能。
(2)文件传输(FTP):为因特网用户提供在网上传输各种类型的文件的功能。FTP服务分普通FTP服务和匿名FTP服务两种。
(3)远程登录(Telnet):远程登录是一台主机的因特网用户,使用另一台主机的登录账号和口令与该主机实现连接,作为它的一个远程终端使用该主机的资源的服务。
(4)万维网(WWW)交互式信息浏览:WWW是因特网的多媒体信息查询工具,是因特网上发展最快和使用最广的服务它使用超文本和链接技术,使用户能简单地浏览或查阅各自所需的信息。
基础6 TCP/IP协议
因特网是通过路由器或网关将不同类型的物理网互联在一起的虚拟网络。它采用TCP/IP协议控制各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采用分组交换技术传输数据。凡是所有连人因特网的计算机都要使用TCP/IP协议。
TCP/IP是用于计算机通信的一组协议,而TCP和IP是这众多协议中最重要的两个核心协议。TCP/IP 由网络接口层、网间网层、传输层、应用层等4个层次组成。TCP是指传输控制协议。IP是指互联网协议。
1.IP协议
它位于网间网层,主要将不同格式的物理地址转换成统一的IP地址,将不同格式的帧转换为“IP数据包”,向TCP协议所在的传输层提供IP数据包,实现无连接数据包传送;IP还有数据包路由选择的功能。
2.TCP协议
它位于传输层。TCP协议向应用层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确保网上所发送的数据包可以完整地接收,一旦数据包丢失或破坏,则由TCP负责将丢失或被破坏的数据包重新传输一次,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基础7.IP地址和域名
1.IP地址
为了信息能准确传送到网络的指定站点,像每一部电话具有一个唯一的电话号码一样,各站点的主机(包括路由器和网关)都必须有一个唯一识别的地址,称做IP地址。
根据因特网是由许多个物理网互联而成的虚拟网络,所以,一台主机的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IP地址的结构如下所示
网络号 主机号
IP地址用32个比特(4个字节)表示。为便于管理,将每个IP地址分为4段(1个字节1段),用3个圆点隔开的十进制整数表示。可见,每个十进制整数的范围是0一255。
由于网络中IP地址很多,所以把IP地址的第一段进一步划分为以下5类。
(1)A类;0到127。
(2)B类:128到191。
(3)C类:192到223。
(4)D类和E类:留作特殊用途。
A类,B类,C类的范围如下。
(1)A类地址:0.0.0.0~127.255.255.255。
(2)B类地址:128.0.0.0~191.255.255.255。
(3)C类地址:192.0.0.0~223.255.255.255。
2.全域名
为方便记忆和使用,TCP/IP协议引进了一种字符型的主机命名制,这就是域名。域名的就是一组具有助记功能的代替IP地址的英文简写名。为了避免重名,主机的域名采用层次结构,各层次结构的子域名之间用圆点“.”隔开,从右至左分别为第一级域名(也称最高级域名),第二级域名,直至主机名(最低级域名)。其主要结构如下:
主机名.……第二级域名.第一级域名
域名使用规则:
(1)只能以字母字符开头,以字母字符或数字字符结尾,其他位置可用字符、数字、连字符或下划线。
(2)域名中大、小写字母视为相同。
(3)各子域名之间以圆点分开。
(4)域名中最左边的子域名通常代表机器所在单位名,中间各子域名代表相应层次的区域,第一级子域名是标准化r的代码。常用的第一级子域名标准代码如表6-2所示。
(5)整个域名的长度不得超过255个字符。
表6-2常用一级子域名的标准代码
基础8 因特网的接入方式
1.因特网的接入方式
因特网接人方式通常有4种,分别为专线连接、局域网连接、无线连接和电话拨号连接。其中电话拨号连接对众多个人用户和小单位来说,是采用最多的一种接人方式。
2.连接因特网的步骤
1)配置微型计算机和调制解调器
采用电话拨号方式上网,除一台486配置以上的计算机外,还应具备一条直拨电话线和一个调制解调器。
2)选择ISP并申请账号
ISP是指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用户必须通过它接人因特网。一般根据收取的费用的多少、提供的服务项目是否符合需求和数据传输速度快慢等因素从众多的ISP中选择合适的ISP
3)调制解调器硬件连接和驱动程序的安装
对于外置式调制解调器,可按照提供的使用手册连好接线,并安装W动程序。具体操作步骤可按使用手册指示操作。对于内置式调制解调器,通常是在购置微型计算机时已经安装和设置好了,比较现成,可以直接创建新的连接。
4)安装拨号网络组件
调制解调器的硬件连接和驱动程序安装完毕后,还须按照要求建立用户计算机与ISP的计算机之间的连接,这就要通过“拨号网络”组件来完成。
基础9拨号上网
1.连接
(1)在“我的电脑”窗口中,双击“拨号网络”图标,打开“拨号网络”窗口。
(2)双击“拨号网络”窗口中选定的连接图标。打开“连接到”对话框,分别输人用户名和口令,并单击“连接”按钮。在连接过程中出现一信息框显示连接进程。
(3)连接登录完成后,''a T-已创建连接”对话框,并单击“快速工具栏,’中的IE图标,启动IE,浏览网页。
2.断开连接
(1)双击任务栏右端的“连接”标志.打开一个对话框。
(2)单击对话框中的“断开连接”按钮,稍后一会,就完成断开连接。
6.2重要考点
考点1 上网浏览
1 浏览的相关概念
1)万维网‘WWW)
万维网(WWW,World Wide Web)是一种建立在因特网上的全球性的、交互的、动态的、多平台的、分布式的、超文本超媒体信息查询系统。它也是建立在因特网上的一种网络服务。
WWW网站中包含有许多网页,又称Web页。网页是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Hyper TextMarkupLanguage)编写的,并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支持下运行。一个网站的第一个Web页称为主页,它主要体现此网站的特点和服务项目二每一个Web页都有唯一的地址(URL)来表示。
2)超文本和超链接
超文本( Hypertext)中不仅含有文本信息.而巨还可以包含图形、声音、图象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最主要的是超文本中还包含着指向其他网页的链接,这种链接称为超链接(Hyper Link)。
3)统一资源定位器(URL)
WWW用统一资源定位器(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来描述Web页的地址和访问它时所用的协议。
URL的格式如下:
协议:,/AP地址成域名/路径/文件名
其中:
协议是服务力式或是获取数据的方法_如http , ftp等。
IP地址或域名是指存放该资源的主机的IP地址或域名
路径和文件名是用路径的形式表示Web页在主机中的具体位置。
4)浏览器
目前最常用的Web浏览器是Netscape公司的Navigator和Microsoft公司的Internet Explorer(简称正)。
后者因为是微软操作系统的捆绑软件,所以使用人数最多。
2.浏览网页
1)启动Internet Explorer
(I)单击“快速启动「具栏”中的IE图标
(2)双击桌面上的IE快捷方式图fib、
(3)使用“开始”菜一单启动正)单击任务栏上的“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单击‘‘程序门Internet Explorer" o
2)关f] Internet Explorer
(1)单击窗口关闭按钮。
(2)单击窗口控制菜单中的“关闭”命令。
(3)单击“义件”下拉菜单中的“关闭”命令。
(4)直接按组合键Alt+风。
3)Internet Explorer的窗口
当启动Ir后,都会出现一个页面。称该页面为IE的界面同时也就打开了IE窗口。
(1)标题栏、显示正在浏览的页面的名字。标题栏的最右端是Windows中最常用的“最小化”、“最大化/还原”和“关闭”按钮
(2)菜单栏单击策单项可打开相应的下拉菜单。IE的各功能都可以通过单击下拉菜单中的命令来实现、菜单栏的最右端有一个Windows标记,其中“地球”静止不转时,表示此时浏览器没有传输任何言息。当它和一个地球模样的标志交替出现时,表示正在下载一个页面。
(3)标准按钮栏.一在这栏中安排有“后退、”“前进”、“停止”、“刷新”“、主页”、“搜索”、“收藏”、“历史”、“邮件”和“打印”等10个按钮。单击某一个按钮就可方便地实现相应的功能。
(4)地址栏)它对用户是最重要的。将插入点移人地址框中,并键人要浏览的Web页的地址后,才能浏览
(5)链接栏这是存放常用Web页快捷方式的地方,灵活应用可以提高浏览速度。
(6)浏览窗口在此处显示所选中的Web页的内容。
(7)状态栏当浏览器正在下载页面时,状态栏左端显示所要浏览的Web页的地址和相应下载的信息,其右边有一蓝色小条向右不断延伸,表示已下载的部分的比例。状态栏右端显示该站点的性质。
3.页面浏览
l)填入Web地址
将插人点移到地址列表框内就可开始输入Web地址了。IE还有记忆功能,用户第一次输人某个地址时,IE会记忆这个地址,待再次输人时只须键人开始的几个字符,IE就把吻合的地址罗列出来,选中即可转到相应地址。
单击地址列表栏右端的下拉按钮,可下拉出曾经浏览过的Web页地址表。用鼠标单击选中所需的一个,相当于输人了该地址。
2)浏览页面
利用“标准按钮”工具栏中的“主页”“后退”和“前进”按钮来浏览最近访问过的网页。
(1)单击“主页”按钮可返回到启动IE时显示的Web页。
(2)单击“后退”按钮可返回到上次访问过的Web页〕。
(3)单击“前进”按钮可返回到单击“后退”按钮前看过的Web页。
(4)在“后退”和“前进”按钮的右边都有一个同下指的三角形按钮,单击它可以打开一下拉列表,列出最近浏览过的几个页面。单击选定的贝面.就可转到该页面。
(5)单击“停止”按钮,可以终止当前的链接。
(6)单击“刷新”按钮,可重新传送该页面的内容。
4.Web页面的保存
(1)打开要保存的Web页面。
(2)单击“文件”下拉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打开“另存为’.对话框。
(3)选择要保存文件的盘符和文件夹。
(4)在文件名框中输人文件名。
(5)在保存类型框中,根据需要可以从“web页,全部”“web页,仅HTML”和“文本文件”3类中选择一种。文本文件节省存储空间,但只能保存文字信息。
考点2电子邮件的收发
1.电子邮件概述
1)电子邮件概念
电子邮件(E-mail)是因特网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服务。电子邮件采用存储转发方式传递,根据电子邮件地址(E-mailAddress)由网上多个主机合作实现存储转发,从发信源节点出发,经过路径上若干网络节点的存储和转发,最终使电子邮件送到目的信箱。电子邮件具有速度快、费用低等优点。
2)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
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是:
<用户标识>@<主机域名>
它由收件人用户标识(如姓名或缩写)、字符“@”(读作" at")和电子信箱所在计算机的域名3部分组成。地址中间不能有空格或逗号。例如qianyong999 @sohu. com就是一个电子邮件地址。
3)电子邮件的构成
电子邮件都有两个基本部分:信头和信体。信头中基本包括收件人、抄送、主题,信体是正文内容,有时还可以包含附件。
2.Outlook Express的使用
Microsoft Outlook Express是一款常用的收发邮件软件,利用它来收发邮件也是上机考试必考内容。
1)账号的设置
单击快速启动工具栏中的“启动Outlook Express”按钮,启动Outlook Express o打开Outlook Express窗口、
(a)单击“Outlook Express”的“I一具”下拉菜单中的“账号”命令,打开"Internet账号”对话框二
(b)单击“邮件”标签,打开“邮件”选项框。
(c)单击“添加”按钮,打开" Internet连接向导”对话框,填人电子信箱用户的姓名。
(d)单击“下一步”按钮,填入电子邮件地址。
(e)单击“下一步”按钮,分别填人由ISP提供的接收邮件服务器POP3和发送邮件服务器域名。
(f)单击“下一步”按钮,分别填入账号名(即电子邮件字符@前的用户标识)和打开信箱的密码。
(g)最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最后一个Internet“连接向导”对话框,再单击此对话框上的“完成”按钮返回到“邮件”选项卡,再单击“关闭”按钮,简单设置完成。
2)撰写发送邮件
(a)单击“启动Outlook Express"按钮,启动Outlook Express
(b)单击工具栏中的“新邮件”按钮,出现撰写新邮件的窗口。窗口上部分为信头,下部分为信体。将插人点移到信头的相应位置,并填写各项。
(c)单击“发送”按钮,即可发往各收件人二
3)在电子邮件中插人附件
如果要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来发送计算机的其他文件,如Word文档、图片等,那么当撰写完简短的电子邮件后,可按下列操作插人指定的计算机文件
a.在“插人”下拉菜单中单击“文件附件”命令,或直接单击工具栏上的“附件”按钮,打开“插人附件”对话框.
b.在对话框中选定要插人的文件,然后单击“附件”按钮。
c.在新撰写的邮件的“附件”框中就会列出所附加的文件名。
4)接收和阅读邮件
先连接因特网,启动Outlook Express如果要查看是否有电子邮件,则单击工具栏上的“发送/接收”按钮。此时,会出现一个邮件发送和接收的对话框。当下载完信件后,便可阅读。阅读邮件的操作如下。
(a)单击OutlookExpress窗口左上部的邮件文件夹中的“收信箱”,便弹出一预览邮件窗口。该窗口左半部为邮件文件夹;右半部上边为邮件列表区,收到的所有信件都在此列出;右半部下边是邮件预览区。当在邮件列表区中选择一个邮件并单击后,该邮件内容便显示在邮件预览区中。
(b)若要简单地预览某个邮件,单击列表区中的某个邮件即可。若要仔细阅读,尤其是打算复信时,则必须双击它
当阅读完一封邮件后,可直接单击窗口“关闭”按钮,结束此邮件的阅读。
5)阅读和保存附件
如果邮件中含有附件,则在邮件列表框中,该邮件的左端会显示一个回形针图标。单击邮件预览窗格左上角的“附件”按钮(标有回形针图形),打开附件手拉菜单,单击附件的文件名就可以阅读了。
如果要保存附件到另外的文件夹中,那么可单击下拉菜单中的“保存附件…”命令,打开“保存附件”对话框,指定文件夹名,单击“保存”按钮
也可以在邮件阅读窗口中,用鼠标右键单击“附件”框中的附件名,使用决捷菜单中的“打开”命令来阅读。
6)复信与转发
(a)看完一封信需要复信时,直接单击下具菜单中的“回复作者”或“全部回复”图标。此时弹出复信窗口,这里的发件人和收件人的地址已由系统自动填好,原信件的内容也都显示出来。
(b)转发对于刚阅读过的邮件,直接在邮件阅读窗口上点击“转发”图标。对于收信箱中的邮件,可以先选中要转发的邮件,然后单击“转发”图标_之后,均可进人类似回复窗口那样的转发邮件窗口。填人收件人地址,多个地址之间用逗号隔开。必要时,在待发的邮件之下撰写附加信息。最后,单击“发送”按钮,完成转发。
5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系统
计算机的有关概念
1.计算机的概念
电子计算机(computer)是一种按程序控制自动而快速进行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也称信息处理机,俗称电脑。
2.计算机的发展
1946年,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它使用的主要电子器件是电子管。
它的诞生标志着现代电子计算机时代的来临。
(1)传统计算机的发展
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称为冯·诺依曼结构,其主要特点是存储程序并自动控制。按照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器件的不同分为4代:
第1代计算机(1946—1958年),其主要的电子器件是电子管。
第2代计算机(1959—1964年),其主要的电子器件是晶体管。
第3代计算机(1965—1970年),其主要的电子器件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4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其主要的电子器件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微机及网络的发展
第1代微型计算机是1981年推出的IBM-PC/XT及其兼容机,它是准16位机。
第2代微型计算机是1984年推出的IBM-PC/AT及其兼容机,它是16位机。
第3代微型计算机是1986年推出的386机,它是准32位或32位机。
第4代微型计算机是1989年推出的486机,它是32位机。
第5代微型计算机是1993年推出的Pentium(奔腾)机,它是32位或准64位机。
计算机之间的互联构成计算机网络。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从局域网、广域网到因特网(Internet),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3.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作为一种信息处理工具,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运算精度高;
(3)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4)存储程序并自动控制。
4.计算机的分类
国际上按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和面向的应用对象,把计算机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工作站和微型计算机(PC机)6类。
5.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目前,计算机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计算(数值计算);
(2)数据处理(信息管理);
(3)过程控制(实时控制);
(4)计算机辅助工程,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计算机辅助测试(CAT)。

计算机中常用数制及编码
1.常用数制
(1)十进制数(D)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十进制计数,数字符号为0、1、…、9,基数为10,“逢十进一”。例如,十进制数123.45的位权表示为
123.45=1×102+2×101+3×100+4×10-1+5×10-2
(2)二进制数(B)
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计数,它用0表示断,1表示通,容易实现,其特点是“逢二进一”。例如,二进制数1101.11的位权表示为
(1101.11)2=1×23+1×22+0×21+1×20+1×2-1+1×2-2
二进制数的位数较多,为了使用方便,常采用八进制或十六进制数来表示。
(3)八进制数(O/Q)
八进制数采用0~7共8个数字符号,按“逢八进一”规则进行计数。例如:
(345.64)8=3×82+4×81+5×80+6×8-1+4×8-2
(4)十六进制数(H)
十六进制数采用0~9、A~F共16个符号表示,其中符号A、B、C、D、E、F分别代表十进制数值10、11、12、13、14、15,按“逢十六进一”的进位原则计数。例如:
(2AB.6)16=2×162+10×161+11×160+6×16-1
不同数制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应当正确掌握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2.数制间的转换
(1)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方法是:整数部分采用除2取余法,即反复除以2直到商为0,取余数;小数部分采用乘2取整法,即反复乘以2取整数,直到小数为0或取到足够二进制位数。
例如,将十进制数23.375转换成二进制数,其过程如下:
① 先转换整数部分
如果一个十进制小数不能完全准确地转换成二进制小数,可以根据精度要求转换到小数点后某一位停止。例如,0.85取四位二进制小数为0.1101。
(2)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的方法是:按权相加法,把每一位二进制数所在的权值相加,
得到对应的十进制数。各位上的权值是基数2的若干次幂。例如:
(1010.01)2=1×23+0×22+1×21+0×20+0×2-1+1×2-2=(10.25)10
(3)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每1位八进制数对应3位二进制数,每1位十六进制数对应4位二进制数,这样大大缩短了二进制数的位数。
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的方法是:以小数点为基准,整数部分从右至左,每3位一组,最高位不足3位时,前面补0;小数部分从左至右,每3位一组,不足3位时,后面补0,每组对应一位八进制数。
例如,二进制数(10101.11)2转换成八进制数为
八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方法是:把每位八进制数写成对应的3位二进制数。
例如,八进制数(36.5)8转换成二进制数为
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方法是:把每位十六进制数写成对应的4位二进制数。
例如,十六进制数(3E.5)16转换成二进制数为
(4)八、十六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八进制、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也是采用“按权相加”法。例如:
(345.64)8=3×82+4×81+5×80+6×8-1+4×8-2=(229.8125) 10
(2AB.68)16=2×162+10×161+11×160+6×16-1+8×16-2=(683.40625)10
十进制整数转换成八进制、十六进制数,采用除8、16取余法。十进制数小数转换成八进制、十六进制小数采用乘8、16取整法。
3.数据单位
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数来存储数据信息,常用的数据单位有以下几种。
(1)位(bit)
位是指二进制数的一位0或1,也称比特(bit)。它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
(2)字节(byte)
8位二进制数为一个字节,缩写为B。字节是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通常,一个字节可以存放一个英文字母或数字,两个字节可存放一个汉字。
存储容量单位还有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以210=1024为一级)
1B=8bit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3)字(word)
字由一个或多个字节组成。字与字长有关。字长是指CPU能同时处理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分8位、16位、32位、64位等,如486机字长为32位,字由4个字节组成。
3.数据单位
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数来存储数据信息,常用的数据单位有以下几种。
(1)位(bit)
位是指二进制数的一位0或1,也称比特(bit)。它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
(2)字节(byte)
8位二进制数为一个字节,缩写为B。字节是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通常,一个字节可以存放一个英文字母或数字,两个字节可存放一个汉字。
存储容量单位还有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以210=1024为一级)
1B=8bit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3)字(word)
字由一个或多个字节组成。字与字长有关。字长是指CPU能同时处理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分8位、16位、32位、64位等,如486机字长为32位,字由4个字节组成。
4.字符编码(ASCII码)
字母、数字等各种字符都必须按约定的规则用二进制编码才能在计算机中表示。目前,国际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是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简称ASCII码。
通用的ASCII码有128个元素,它包含0~9共10个数字、52个英文大小写字母、32个各种标点符号和运算符号、34个通用控制码。
计算机在存储使用时,一个ASCII码字符用一个字节表示,最高位为0,低7位用0或1的组合来表示不同的字符或控制码。例如,字母A和a的ASCII码为
A:01000001 a:01100001
其他字符和控制码的ASCII码如表1-1所示。
5.汉字编码
为了满足汉字处理与交换的需要,1981年我国制定了国家标准信息交换汉字编码,即GB 2312-80国标码。在该标准编码字符集中共收录了汉字和图形符号7445个,其中一级汉字3755个,二级汉字3008个,图形符号682个。
国标码是一种机器内部编码,在计算机存储和使用时,它采用两个字节来表示一个汉字,每个字节的最高位都为1。这样,不同系统之间的汉字信息可以相互交换。
要说明的是,在Windows 95及以后的中文版操作系统中,采用了新的编码方法,并使用汉字扩充内码GBK大字符集,收录的汉字达2万以上,并与国标码兼容,这样可以方便地处理更多的汉字。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如图1-1所示。
(1)硬件系统
硬件是组成一台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装置。硬件系统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5大部分。通常,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称为中央处理机,中央处理机和主存储器合在一起称为主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合称为外部设备。
(2)软件系统
软件是计算机运行所需要的各种程序、数据以及相关文档的总称。软件系统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组成。
(3)软硬件之间的关系
只有硬件的计算机称为硬件计算机或裸机。配置了相应的软件才能构成完整的计算机系统。软硬件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硬件是软件的基础。软件是硬件功能的扩充与完善。硬件与软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2.微机的硬件系统
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其硬件系统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1)中央处理器CPU
微机中的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称中央处理器(简称CPU)。微机的型号通常以CPU的型号来命名,如P4(奔4)机使用的CPU型号是Pentium 4。
运算器主要用来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是指控制指挥中心,发出各种控制信号,读取并分析指令,协调各部件正常运行。
(2)存储器
存储器用于存放信息处理所需的程序和数据等信息。存储器的容量是指存储器能够存放信息的最大字节数,通常以KB、MB与GB为单位。其中,1KB=1024字节,1MB=1024KB,1GB=1024MB
微型机的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① 内存储器
内存储器简称内存,又称主存,它与CPU合在一起构成主机。程序和数据必须读入内存后才能运行。内存储器按其构造及工作方式的不同,又分为随机存储器与只读存储器。
- 随机存储器简称RAM,它存放的信息可读可写,主要用于存取系统运行时的程序和数据。RAM的特点是存取速度快,断电后其存放的信息全部丢失。
- 只读存储器简称ROM。ROM中的信息只能读出,不能随意写入,断电后其中的信息也不会丢失。ROM常用来存放一些固定的程序,如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等。
② 外存储器
外存储器又称辅助存储器,简称外存。它的容量一般较大,断电后也可长久保存信息,且可移动,便于不同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目前微机上常用的外存有磁盘、光盘和优盘,其中磁盘又分软盘和硬盘。
- 软盘及其驱动器
软盘上的信息用软盘驱动器来读写。为保护软盘上的已存信息不被改写,需设置写保护。3.5英寸的软盘的写保护口在软盘的一角,移动滑块,露出小孔,即为设置写保护。
- 硬盘
硬盘的金属盘片和读写装置密封成一个整体,通常固定在主机箱内。与软盘相比,硬盘容量大,读写速度快。
- 光盘
目前,在微机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只读型光盘CD-ROM或DVD-ROM,其特点是光盘上的信息只能读取,不能写入。一张CD盘片的容量一般为680MB,由CD-ROM驱动器读取。一张DVD-ROM的容量一般为4.7GB,由DVD驱动器读取。
- 优盘
优盘也称闪存盘,它是一种通过USB接口与主机相连的新型外存,采用Flash ROM存储器,可读可写。它具有存取速度快、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其容量主要有64MB、128MB和256MB等。
(3)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用户向计算机输入数据的装置。在微机系统中,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器和扫描仪。
键盘是标准的输入设备,通过按键向计算机输入各种文字、符号及控制信息。
(4)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是计算机向外输出信息的装置。微型机常用的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和音箱等。
显示器是标准输出设备,显示文字、图形和图像等信息。
打印机分击打式和非击打式两种方式。击打式主要有针式打印机,非击打式主要有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
3.微机的软件系统
微机的软件系统也是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组成。
(1)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指管理、监控和维护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各种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各种工具软件等,它为计算机系统服务。
①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用于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操作界面,是最重要的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等。
② 程序设计语言与语言处理程序
指令是控制计算机操作的命令。程序是指具有一定功能的有序指令的集合。
程序设计语言提供用户编写计算机程序,可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语言处理程序包括汇编程序、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用来处理相应语言编制的程序,生成二进制目标代码,使计算机能够识别并执行。
用机器语言编写二进制指令代码程序,计算机能直接执行。
用汇编语言编写符号指令代码源程序,必须由汇编程序编译成二进制目标代码程序后,计算机才能执行。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都是计算机低级语言。
用高级语言编写人们易读易懂的源程序。必须由编译程序翻译成二进制目标代码,计算机才能运行。常用的高级语言有C、VB、VC、VFoxPro等。
③ 诊断和工具软件
工具软件有时又称通用服务软件,它是开发和研制各种软件、诊断测试系统的工具。常见的工具软件有诊断程序、调试程序、测试程序等。
(2)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指为解决各种具体问题而编制的各种应用程序及有关文档,主要有字表处理软件、财务软件、图形软件、辅助设计软件和辅助教学软件等。

计算机安全使用与病毒防治
1.计算机的使用环境
(1)环境温度
微机在室温15°C~35°C之间一般都能正常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将计算机放置在有空调的房间内。
(2)环境湿度
放置计算机的房间的相对湿度最好在50%左右,最高不能超过80%,最低不能低于20%,否则容易导致计算机发生故障。
(3)洁净要求
计算机的工作环境应减少灰尘,保持清洁。因此,在机房内一般应备有除尘设备。
(4)电源要求
微机对电源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电压要稳定,二是在机器工作时供电不间断。为防止突然断电对计算机工作的影响,最好配备不间断电源(UPS)。
2.计算机日常使用与维护
(1)硬件维护
- 开关机操作要正确,即先开外部设备,后开主机,关机时顺序相反。
- 注意保护硬盘,使用时应固定好,不要随便拆卸,要轻拿轻放等。
- 保持软盘的清洁,插拔软盘片时要小心,读写操作时不能抽取盘片。
- 优盘读写指示灯闪烁时,不可拔插,以免损坏。
- 对于打印机,应定期清洗打印针头和更换色带、墨盒等。
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应避免频繁开关机,要经常使用,不要长期闲置不用。
(2)软件维护
- 对所使用的系统软件与其他重要软件应及时备份,并对软盘设置写保护。
- 及时整理磁盘文件,清除已无用的文件。
- 经常检测和清除病毒等。
3.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es)是一种人为编制的专门用来破坏计算机系统的小程序。它具有自我复制能力,通过入侵而隐藏在可执行程序或数据文件中,影响和破坏正常程序的执行和数据安全,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性。
(2)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计算机病毒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 隐蔽性 病毒程序通常隐蔽在正常程序之中,潜伏起来,它不易被察觉和发现。
- 传染性 病毒程序具有很强的再生和扩散能力,它能传染给别的程序。
- 激发性 在满足特定条件时,病毒被激活,开始发作。
- 破坏性 计算机病毒激活发作时,破坏计算机系统,使其不能正常工作。
(3)计算机染上病毒的症状
计算机系统感染上病毒后,常有下列症状:
- 程序装入时间比平时长,运行异常。
- 磁盘的空间突然变小,或不识别磁盘设备。
- 显示器上经常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信息。
- 机器经常出现死机现象或不能正常启动。
- 发现可执行文件的大小发生变化或发现不知来源的隐藏文件。
(4)病毒的检测和清除
目前,常使用杀毒软件来检测并清除计算机病毒,还能实时监测及预防病毒。常用的杀毒软件有江民KV3000、金山毒霸、瑞星RAV2004等。
(5)病毒的预防
病毒通常通过软盘、光盘和计算机网络等途径进行传染。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一般应注意以下5点:
- 加强管理和宣传教育,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常识和危害。
- 使用正版软件,不随便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必要时先检测后使用。
- 尽可能从硬盘启动系统,预防带毒软盘启动传染。
- 不接收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不要访问黑客或色情网站。
- 定期用最新杀毒软件对计算机进行检查并清除病毒,启用实时病毒监视。

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
1.多媒体技术
(1)多媒体
媒体是指表示或传播信息的载体。多媒体即多种媒体,在计算机领域,主要包括:
- 表示媒体,指各种表示信息编码,如语言编码、文本编码、图像编码等。
- 表现媒体,指表现及输入/输出信息的装置,如键盘、光笔、显示器、打印机等。
- 存储媒体,存储信息的实体,用于存放表示媒体,如内存、软硬盘和光盘等。
- 传输媒体,指传输信息的载体,如双绞线、电缆、光纤、微波、通信卫星等。
- 感觉媒体,作用于人的感官,能使人产生某种感觉。例如,各种语言、音乐、图形、图像,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数据和文字等。
(2)多媒体计算机
多媒体技术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综合技术,它包括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音频和视频技术、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技术、通信和图像处理技术等。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交互性、数字化、实时性等特征。
多媒体计算机简称MPC,是指能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并具有交互性的计算机系统。
(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主要应用在信息管理、教育与培训、宣传广告、娱乐服务等方面。
2.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指把分布在不同区域的计算机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系统。它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 共享资源,包括共享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等。
- 数据通信,包括传真、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公告板(BBS)等。
- 提高计算机可靠性和可用性。
- 分布式处理与均衡负荷。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按地理范围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CAN)、广域网(WAN)等。
- 按拓扑结构(物理连接形式)分为星形网、总线形网、环形网等。
(3)网络的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网络中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通路,它对网络数据通信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常用的网络传输介质有以下4种:
- 双绞线,主要用于PPP拨号入网。
- 同轴电缆,主要用于局域网。
- 光缆,主要用于光纤通信网。
- 无线通信,主要用于广域网的通信,包括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和无线接入等。
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由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1)网络硬件
- 局域网:包括网络服务器、工作站、网卡、集线器(HUB)、通信介质等。
- 广域网:包括主机(Host)、结点(通信计算机Node)、通信介质、调制解调器等。
(2)网络软件
- 网络操作系统。
- 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
- 网络应用软件。
4.计算机网络协议和体系结构
(1)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指通信双方约定共同遵守的通信规则、标准和规定。如局域网采用IEEE 802.X协议,广域网采用X.25协议,Internet互联网采用TCP/IP协议。
注意:目前常用的以太总线型局域网(Ethernet)和令牌环网都属于IEEE 802.X协议。具体来说,以太网采用CSMA/CD协议,令牌环网采用Token Ring(令牌环)协议。
(2)网络体系结构
目前,网络体系结构采用“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国际标准,即OSI。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从逻辑上分为7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最低层为物理层,最高层为应用层。
与OSI模型相对应的还有TCP/IP网络结构通信协议。TCP/IP协议是指传输控制协议和网络互联协议。
5.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1)远程登录
远程登录是指网络用户与远处另一计算机上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交互对话。
(2)电子邮件
计算机网络可以作为通信媒介。用户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把电子邮件(E-mail)发送到世界各地,这些邮件中可以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
(3)电子数据交换
电子数据交换(EDI)主要指在计算机网络上实现电子商务。
(4)联机会议
联机会议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异地可视化交互式会议。
(5)电子公告牌
电子公告牌(BBS)是公众的信息发布处。网络用户常把一些信息发送到公告牌上,供大家分享。
6.因特网(Internet)
Internet音译为因特网,即国际互联网。它起源于美国,采用TCP/IP协议将世界上成千上万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多媒体信息网。我国于1994年实现了与Internet的连接。
(1)因特网的结构
因特网由主干网、骨干网及国际出口、用户接入层这3个层次构成。例如,中国信息产业部的中国公用互联网(ChinaNET)就是因特网的骨干网。
(2)因特网的资源
Internet网有着丰富的资源,主要有信息资源、服务资源、系统资源。
(3)因特网的接入
连入Internet的方法主要有仿真终端方式、PPP拨号接入方式、局域网接入方式和广域网接入方式。
个人机用户主要采用ADSL或PPP拨号方式接入。具备以下条件即可上网:
- 一台486以上档次的计算机。
- 传输速率为56kbps的调制解调器(MODEM)或网卡。
- 一条程控直拨电话线路。
- 支持TCP/IP协议和PPP/SLIP协议兼容的浏览软件(如Internet Explorer、Netscape等)。
(4)因特网提供的服务
目前,Internet提供的服务主要有:
- 电子邮件(E-mail),用于收发电子邮件,地址格式为:用户名@主机域名。
- 文件传输(FTP),传送各种类型和大小的文件,如程序、声音、图像文件等。
- 远程登录(Telnet),登录使用远程另一计算机的资源。
世界环球网(WWW),也称万维网,它是超文本、超媒体交互式信息检索网。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1.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是最重要的系统软件,它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软硬件资源,提供用户和计算机操作接口界面,并提供软件的开发和应用环境。计算机硬件必须在操作系统的管理下才能运行。
操作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
2.操作系统的分类
操作系统有多种,按照服务的对象与功能可分为单用户操作系统(DOS、Windows等)、分时操作系统(UNIX、Linux等)和实时操作系统(IRAMX、VRTX等)、网络操作系统(Novell Netware、Windows NT等)。微机中常用的操作主要有DOS、Windows、Linux等。
3.DOS的基本组成
DOS是Disk Operating System的简称,即磁盘操作系统。它是一种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内存管理、文件管理及输入/输出管理。
DOS采用了层次模式结构,主要由一个引导程序、三个程序模块和命令程序组成。
(1)引导程序(Boot)
引导程序也称引导记录,由它引导装入DOS系统文件。
(2)输入/输出程序模块(ROM BIOS和IO.SYS)
输入/输出程序模块实现对输入/输出设备的管理。
(3)文件管理程序模块(MSDOS.SYS)
文件管理程序模块实现对磁盘上的文件进行管理。
(4)命令处理程序模块(COMMAND.COM)
命令处理程序模块用来解释和处理DOS命令及用户程序
(5)外部命令程序
DOS提供的外部命令平时存放在磁盘上,主要是扩展名为.COM和.EXE可执行的命令文件。在DOS提示符下,输入相应的命令来执行。例如,C:\>DIR8 。
4.文件、目录(文件夹)、路径的基本概念
(1)文件
文件是计算机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是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使用时,给每一个文件取一个名,称为文件名。文件按名存取。
① 文件命名
文件名包括主文件名和扩展名,其基本格式为:主文件名.扩展名。
主文件名用来标识不同的文件。在DOS下,主文件名由1~8个字符构成;在Windows下,主文件名的长度不得超过255个字符。扩展名由0~3个字符构成,用来区别文件类型。
不能用来给文件取名的字符有:*、?、/、\、|、 “、:、<、>等。
下面是一些合法的文件名:
WPS.BAT 123 AUTOEXEC.BAT A%B.BAS ABC._EX
以下是一些不合法的文件名:
.BAT(无主文件名) ABC:123(使用非法字符) PRN(DOS设备名)
常用文件类型的扩展名及含义如表1-2所示。
表1-2 常用文件类型的扩展名及含义
② 系统设备名
有些名字已被系统用来给某些设备命名,称为系统设备名。不允许以设备名作为文件名。常用的设备名如表1-3所示。
③ 通配符
在对文件进行操作时,可以使用通配符“*”和“?”对成批文件进行同样的处理,用来提高操作效率。
? 代表任意单个符合条件的字符,* 代表任意多个符合条件的字符。例如:
AB?.TXT中的“?”表示主文件名由A开头,第2个字符任意,扩展名为TXT的一批文件,如ABC.TXT、AB1.TXT和AB2.TXT等。
ABC.*表示主文件名为ABC,扩展名任意的一批文件,如ABC、ABC.EXE和AB.TXT等。
(2)目录(文件夹)
文件目录在Windows环境下也称为文件夹。为实现以文件的统一管理,OS采用树形目录结构来组织和管理文件及目录。在目录下可以建立下一级目录,称为子目录。子目录的命名规则与文件名相同。在同一目录下,不能有同名的目录名或文件名。
(3)盘符
在操作系统中,要利用符盘指出被操作的文件或目录(文件夹)在哪个盘上。盘符也称驱动器名,如,软盘A:、硬盘C:、光盘F:等。
(4)路径
文件路径由“\”分隔的各级目录名构成。例如,设文件EDIT.COM在C:\Windows\ Command文件夹下,指定该文件按绝对路径应输入:
C:\Windows\Command\EDIT.COM

Windows的基本操作
1.Windows概述
微机上的操作系统经历了DOS、Windows的发展过程。Windows以统一的图形化工作界面和操作方式取代了DOS操作系统下的文本界面、命令行操作方式。从Windows 95、Windows 98、Windows 2000到Windows XP,功能越来越强。Windows操作系统有以下主要特点:
(1)图形化的工作界面和操作方式
Windows提供了一种统一操作风格,它通过对窗口、图标、菜单、对话框等基本元素的操作来实现对计算机的各种操作(图形化操作)。
(2)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在Windows中,可以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而且不同程序间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交换。
(3)真正的32位操作系统
提高了内存管理能力和程序运行效率,改进了文件管理功能,支持长文件名。
(4)支持即插即用
将符合即插即用规范的硬件安装在机器上,即可使用。
2.Windows操作界面的基本元素
(1)桌面
桌面是Windows启动成功后的整个屏幕,桌面上有窗口、图标、菜单等。
(2)窗口
窗口是指Windows环境下屏幕桌面上的一块矩形工作区,主要有应用程序窗口和文档窗口。
(3)图标
图标是指Windows中各种对象的图形标识,通常是一个形象化的小图形及其名称。
(4)菜单
菜单提供了应用程序中的各种操作选项,以方便用户的使用,如“文件”、“帮助”等。
(5)对话框
对话框是Windows提供给用户输入信息或选择某项内容的矩形框。当用户选中的带省略号的菜单时,就会出现对话框。
3.Windows基本操作
(1)Windows的启动与退出
- Windows的启动
通常开机后,就能直接进入Windows 操作桌面(可设置进入系统口令)。
- Windows的退出
执行“开始”菜单的“关闭系统”命令,选择“关闭计算机”,即可安全关机。
(2)进入与退出DOS方式
- 进入DOS方式
在Windows 2000/XP系统下,要运行DOS命令或运行DOS系统下的应用程序,需进入DOS方式,方法是:执行“开始”→“附件”→“C:\命令提示行”。
在DOS方式下,按Alt+Enter键可进入或退出全屏幕运行方式。
- 退出DOS方式
在DOS方式提示符下,执行EXIT命令可退出DOS方式,返回Windows系统。
(3)鼠标操作
鼠标器常用左右两个按钮(按键),主要有以下4种操作:
- 指向 把鼠标移到某一操作对象上。
- 单击 轻轻按一下鼠标左键或右键,用来选取或确定。
- 双击 一般指双击左键,快速连续两次按下左键,用于启动程序或打开窗口。
- 拖放 通常用鼠标键单击某个对象,并按住不放,移动鼠标到另一位置后释放。
(4)窗口操作
- 窗口的组成
窗口主要由控制菜单图标、标题栏、最大化(复原)、最小化和关闭按钮、菜单栏、工具栏、滚动条、工作区等组成,如图1-2所示。
- 窗口的打开
用鼠标左键双击某图标,即可打开该图标所表示的程序或文档的窗口。
- 移动窗口
将光标移到窗口的标题栏上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即可将窗口拖到屏幕的某处,再松开左键。
- 改变窗口大小
当光标位于窗口的4条边或4个角时,光标的形状会发生改变。按住鼠标左键不放,直接拖动窗口的任意一边或一角即可改变窗口的大小。
- 最大化或最小化窗口
要将窗口最大化或最小化,只要直接单击窗口右上角的最大化按钮或最小化按钮即可。当然,也可以通过左上角的控制菜单来进行相应的操作。
- 关闭窗口
完成工作后,可单击窗口标题栏最右边的关闭按钮来关闭窗口,也可单击菜单栏上的“文件”按钮,选择下拉菜单中的“关闭”选项来关闭窗口。
(5)窗口和图标的转化
窗口和图标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两个重要元素,可以互相转化。双击图标便可以打开窗口。任何窗口也可以通过最小化操作将其缩为图标。
应用程序窗口最小化后,仍在运行,只有关闭操作才能终止应用程序的执行。
(6)菜单操作
Windows中的“控制菜单”和“菜单栏”都是下拉菜单,在各下拉菜单中列出了可供选择的若干命令,一个命令对应一种操作。
- 关于菜单的使用说明
正常的菜单选项用黑色字符显示,用户可以选用。显示灰色字符的菜单项表示当前不能选用。
菜单项有省略号“…”,表示选择该菜单命令会弹出一个相应的对话框,要求用户进行对话框操作。
菜单名字前带有“√”,表示该命令正在起作用。再次选用,则去掉标记,该命令不再起作用。
有的菜单项后边一个黑三角标记“4”,表示此选项下还有下一级菜单。
有的菜单项前边有一个实心的小圆点“●”,表示该菜单项已经选用。
- 菜单的基本操作
菜单的操作可以通过键盘或鼠标来进行。使用鼠标操作比较方便、快捷。
打开菜单:用鼠标单击窗口中菜单栏上的菜单名或按Alt+带下划线的字母键,可以打开该菜单。
执行菜单命令项:用鼠标单击或移动光标到菜单项后按回车键。
取消菜单项选择:在菜单外单击鼠标或按Esc键。
(7)对话框操作
对话框与窗口不同,它不能改变大小。一般的对话框中由若干选项栏组成,每一栏包括文本框、命令按钮、单选框、复选框、列表框等。
- 选项栏:单击它的某个标签,可以转换到特定“页”的信息。
- 命令按钮:当单击命令按钮时将执行某些操作。
- 文本框:它主要是为用户提供输入文本信息而设置的。
- 单选框:选项按钮通常由多个组成一组,单击某个按钮可以选中它,在一组选项按钮中只有一个选项按钮可以被选中。
- 复选框:单击该复选框,框中出现“√”标记,表示该复选框被选取。再单击该复选框,框中的“√”标记消失,表示该复选框未被选取。可以同时选择多项复选框,这是与单选框不同的地方。
- 列表框:列表框中列出了可供用户选择的内容,可以在列表中选择需要的选项。
对话框与窗口相比,对话框没有最大化、最小化按钮,一般不能调整大小。
python — 计算机基础知识
1 硬件
计算机基本的硬件由:CPU / 内存 / 主板 / 硬盘 / 网卡 / 显卡 等组成,如果只有硬件,硬件之间无法进行交流和通信。
2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用于协同或控制硬件之间进行工作,常见的操作系统有那些:
-
windows
-
xp
-
win7
-
win10
-
window server
-
linux 免费、开源
-
centos 【公司线上一般用】:图形化界面差
-
ubuntu :个人开发(图形化比较好)
-
redhat ,企业级
-
mac
3 解释器或编译器
编程语言的开发者写的一个工具,将用户写的代码转换成010101交给操作系统去执行。
下载解释器
-
python 2.7.16 (2020年官方不在维护)
-
python 3.6.8 (推荐)
3.1 解释和编译型语言
解释型语言就类似于: 实时翻译,代表:Python / PHP / Ruby / Perl
编译型语言类似于:说完之后,整体再进行翻译,代表:C / C++ / Java / Go ...
4 软件(应用程序)
软件又称为应用程序,就是我们在电脑上使用的工具,类似于:记事本 / 图片查看 / 游戏
5 进制
对于计算机而言无论是文件存储 / 网络传输数据本质上都是:二进制(010101010101),如:电脑上存储视频/图片/文件都是二进制; QQ/微信聊天发送的表情/文字/语言/视频 也全部都是二进制。
进制:
-
2进制,计算机内部。
-
8进制
-
10进制,人来进行使用一般情况下计算机可以获取10进制,然后再内部会自动转换成二进制并操作。
-
16进制,一般用于表示二进制(用更短的内容表示更多的数据),一般是:\x 开头。
-
Python:计算机基础知识
cpu:相当于人的大脑,用于计算。 内存:储存数据,运行速度快,成本高,断电数据消失。 硬盘 :固态硬盘(快)、机械硬盘(有指针)。储存数据,需要长期保持数据,重要文件 打开qq过程:点击-硬盘-调用数据到内存-寄存器-cpu-传输数据到显示器。 操作系统
(1)诞生:1989年圣诞节,范罗苏姆在阿姆斯特丹为了打发时间,开发出了一种新的脚本解释程序-Python。
(2)Python的特点:优美、清晰、简单。
代码多。 python3:统一、标准、去除重复代码。
排行榜 :
(5)有哪些公司在用python
3、python环境
(1)编译型与解释型语言的优缺点
编译型:一次性将所有程序代码全部编译成二进制文件(涉及到数据的运算用编译型,如c++、c) 优点:执行速度快。 缺点:开发效率低(出bug后需要全部再编译一遍)、不能跨平台(不兼容)。 解释型:当程序执行时,一行一行的解释。(如:Python、PHP) 优点:开发效率高,可以跨平台 缺点:运行速度慢
(2)有哪些语言是编译型语言?有哪些是解释型语言
(3)python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不能加密、无法进行多线程、
5、Python种类
(1)python的种类:cpython、jypython、ironpython、其他语言Python、pypy
(2)运行第一个py文件的流程:
python3:python 文件路径 回车 Python2:python2 文件路径 回车 Python2 和3 区别:python2默认的编码方式是ASCII码,并不是utf-8。 解决方式:在文件首行加上:#-*- encoding:utf-8 -*- python3默认的编码方式是utf-8。
6、变量
(1)变量:将一些运算的中间结果暂存到内存中,以便后续代码调用。
(2)变量的命名规则: 1)、必须有数字、字母、下划线任意组合、且不能是数字开头 2)、不能是python中的关键字 3)、变量具有可描述性 4)、不能是中文
(3)推荐的命名方式:
7、常量 一直不变的量。
如:π、BIR_OF_CHINA=1949
8、注释 方便他人理解代码 单行注释:# 多行注释:"""被注释内容"""、'''被注释内容'''
9、用户交互
(1)、等待输入(2)、将你输入的内容赋值给了前面变量。(3)、input出来的内容全部都是str(字符串)。
10、数据类型初识
上,,
上,,
长整数数值的大小,但实际上由于机器内存有限,我们使用的长整数数值不可能无限大。
长整数,所以如今在长整数数据后面不加字母L也不会导致严重后果了。
python3里不再有long类型了,全都是int
怎么判断数据类型:
字符串:str,python当中凡使用引号引起来的都是字符串。 字符串可以相加(拼接)、不能相减、可以与数字相乘(str*int)。 bool:布尔值。true、false
11、条件语句——if
(1)第一种:
if 条件: 结果
如:
(2)第二种:
if 条件:
结果
else:
结果
(3)第三种
if 条件:
结果
elif 条件:
结果
else:
结果
(4)嵌套
12、while循环
格式: while 条件:
循环体(内容)
(1)无限循环
(2)终止循环:改变条件,使其不成立。
1)标志位
<span>while<span> flag:
<span>print<span>(count)
count = count+1
<span>if count > 100<span>:
flag = False
2)第二种:设置循环终止条件
3)第三种:关键字:break、continue
<span>print(111<span>)
count =1
<span>while count <20<span>:
<span>print<span>(count)
<span>continue<span>
count= count +1
关于PHP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php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有哪些的问题我们已经讲解完毕,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关于1.计算机二级考试 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5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系统、python — 计算机基础知识、Python:计算机基础知识等相关内容,可以在本站寻找。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