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ExtJs4.1目录结构介绍和使用说明,以及excel教程目录的知识点,同时本文还将给你拓展AndroidSDK目录结构介绍、ASP.NETCore项目目录结构介绍、CentOS7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ExtJs4.1目录结构介绍和使用说明,以及excel教程目录的知识点,同时本文还将给你拓展Android SDK 目录结构介绍、ASP.NET Core项目目录结构介绍、CentOS 7操作系统目录结构介绍、Centos根目录结构以及各个结构介绍等相关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ExtJs4.1目录结构介绍和使用说明(excel教程目录)
- Android SDK 目录结构介绍
- ASP.NET Core项目目录结构介绍
- CentOS 7操作系统目录结构介绍
- Centos根目录结构以及各个结构介绍
ExtJs4.1目录结构介绍和使用说明(excel教程目录)
一、在做ExtJs开发之前首先要到网站上下载ExtJs的开发包,我用的最新版本是4.1.1。此版本相对于之前的版本目录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没有了adapter目录,
目录结构如下
文件/文件夹名的作用:
build:文件夹下有一个sdk.jsb3文件,这个文件用于eclipse中spket插件,可以实现ExtJs的代码提示功能;
builds:压缩后的ExtJS代码,体积更小,更快;
docs:开发文档;
examples:官方演示示例;
locale:多国语言资源文件;
pkgs:ExtJS各部分功能的打包文件;
resource:ExtJS所需要的CSS与图片文件;
src:未压缩的源代码目录;
bootstarp.js:ExtJS库引导文件,可通过参数自动切换ext-all.js与ext-all-debug.js;
ext-all.js:ExtJS核心库,需要引用;
ext-all-debug.js:ExtJS核心库的调试版,调试时使用。
注:EXTJS文件的区别:
ext-all.js:包含所有的EXTJS框架文件,已经混淆
ext-all-debug.js:包含所有的EXTJS框架文件,没有混淆
ext-all-dev.js:包含所有的EXTJS框架文件,没有混淆,且包含调试信息
ext.js:仅包含能让EXTJS运行的最小集合,已经混淆
ext-debug.js:仅包含能让EXTJS运行的最小集合,没有混淆
ext-dev.js:仅包含能让EXTJS运行的最小集合,没有混淆,且包含调试信息
bootstrap.js:自动加载ext-all.js或者ext-all-debug.js,在以下情况下会加载ext-all-debug.js
1.当前主机名是本地
2.当前主机是使用IPV4地址
3.Current protocol is a file
4.其他情况下自动加载ext-all.js
我们在进行Ext开发的时候只需将ext-all.js、ext-all-debug.js、bootstarp.js和locale文件夹里的ext-lang-zh_CN.js以及resource整个文件夹拷入项目的ExtJs4(名字随便起)文件夹里。
二、查看本地API
ExtJs的帮助文档已经跟随代码被下载到电脑上了,在extjs-4.1.1/docs/文件夹中,所有的帮助文档全部在这里了,但是当我直接点击该文件夹下的index.html进行查看时,却发现一直显示在加载中,如下图所示
网上搜了下资料后,尝试了一下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1、将文件夹放在Tomcat服务器下,可以将下载下来的整个ExtJs文件拷贝到..\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Tomcat 6.0\webapps文件夹下,然后启动Tomcat服务器,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localhost:8080/extjs-4.1.1/docs/即可进入Ext JS4.1帮助文档的首页。网上说这是由于打开帮助文档用到了Ajax,所以需要部署到服务器上。
2.查看doc文件夹下的index.html文件,发现没有加载ext-all.js,却加载的是ext.js。而ext.js仅包含能让EXTJS运行的最小集合,ext-all.js:包含所有的EXTJS框架文件,于是猜想是这个问题导致。于是试着将<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ext.js"></script>改成<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ext-all.js"></script>,然后双击inde.html后可以正常加载API文档了。
以上两种方法均解决了问题,但是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将其部署到服务器上而不将原来加载的ext.js文件改为ext-all.js可行,而单独将加载文件改一下也可行,不知道其根本原因是什么。我猜想是由于部署到服务器上之后可以用到所有相关的文件;而通过双击index.html的方式打开帮助文档由于只加载了ext.js而不能正常显示,当改为ext-all.js后,则可正常显示。
三、页面引用
1.引入Ext的extjs-4.1.1/resources/css/ext-all.css
2.引入ExtJS的核心库extjs-4.1.1/ext-all.js或者extjs-4.1.1/ext-all-debug.js
3.引入自己写的实现本页面功能的JS.
Android SDK 目录结构介绍
Android SDK 目录下有很多文件夹,主要都是干什么的呢?1. add-ons 这里面保存着附加库,比如 Google Maps,当然你如果安装了 Ophone SDK,这里也会有一些类库在里面。
2. docs 这里面是 Android SDK API 参考文档,所有的 API 都可以在这里查到。
3. market_licensing 作为 Android Market 版权保护组件,一般发布付费应用到电子市场可以用它来反盗版。
4. platforms 是每个平台的 SDK 真正的文件,里面会根据 API Level 划分的 SDK 版本, 这里就以 Android 2.2 来说,进入后有一个 android-8 的文件夹,android-8 进入后是 Android 2.2 SDK 的主要文件,其中 ant 为 ant 编译脚本,data 保存着一些系统资源,images 是模拟器映像文件,skins 则是 Android 模拟器的皮 肤,templates 是工程创建的默认模板,android.jar 则是该版本的主要 framework 文件,tools 目录里面包含了重要的编译工 具,比如 aapt、aidl、逆向调试工具 dexdump 和编译脚本 dx。
5. platform-tools 保存着一些通用工具,比如 adb、和 aapt、aidl、dx 等文件,Android123 提示,这里和 platforms 目录中 tools 文件夹有些重复,主要是从 android 2.3 开始这些工具被划分为通用了。
6. samples 是 Android SDK 自带的默认示例工程,里面的 apidemos 强烈推荐初学者运行学习,对于 SQLite 数据库操作可以查看 NotePad 这个例子,对于游戏开发 Snake、LunarLander 都是不错的例子,对于 Android 主题开发 Home 则是 android m5 时代的主题设计原理。
7. tools 作为 SDK 根目录下的 tools 文件夹,这里包含了重要的工具,比如 ddms 用于启动 Android 调试工具,比如 logcat、屏幕截图和文件管理器, 而 draw9patch 则是绘制 android 平台的可缩放 png 图片的工具,sqlite3 可以在 PC 上操作 SQLite 数据库,而 monkeyrunner 则是一个不错的压力测试应用,模拟用户随机按键,mksdcard 则是模拟器 SD 映像的创建工具,emulator 是 android 模拟器主程序,不过从 android 1.5 开始,需要输入合适的参数才能启动模拟器,traceview 作为 android 平台上重要的调试工具。
8. usb_driver 顾名思义,保存着 android 平台 google 官方机型的驱动如 nexus one、nexus s,同时也有一些老机型驱动的支持,比如说 htc dream、htc magic 和 motorola 的 droid。
ASP.NET Core项目目录结构介绍
我们下面通过在Visual Studio 2017中创建一个空的Web应用程序来详细说明下asp.net core项目目录结构:
1、项目结构说明
(1)、依赖项
这里主要分两部分SDK,目前这两部分下面都只有一项。
Nuget
包含Microsoft.AspNetCore.App,展开它看一下MVC、EF等等都有,它包含了:
· ASP.NET Core 团队支持的所有包。
· Entity Framework Core 支持的所有包。
· Entity Framework Core 使用的内部和第三方依赖关系。
猛地一看,这是一非常大而全的包了asp.net core模块化有点不一致,非常不爽。
其实这些程序集不会随着项目发布一起出现在部署包中,所以发布包不会变大反而会变小,不必担心。
SDK:
SDK中包含了一项: Microsoft.NETCore.App,它是.NET Core 的部分库。 也就是 .NETCoreApp 框架。 它依赖于更小的 NETStandard.Library。
SDK同样是一个大而全的集和,在部署的时候,SDK中的引用依然不会出现在部署包中,如下图,是不是很精简。
(2)、launchSettings.json
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启动配置文件,json格式的。
通过上面的项目结构图可以发现,常见的web.config或app.config等xml格式的config文件找不到了,取而代之和的都是json。
打开这个json看一下。 一项项的不好解释,不过我们可以通过windows 中的 vs2017中的图形化的配置界面(右键当前项目->属性->调试),如下图所示:
(3)、wwwroot文件夹
看这名字好像是IIS的默认网站根目录,它包含了所有的"前端"的静态文件,css、images、js、一个名为lib的文件夹和favicon.ico图标文件。
lib中默认内容是bootstrap和jquery相关内容。
在Startup中,会调用一个无参数的UseStaticFiles()方法,将此目录标记到网站根目录。
Startup.cs 的区别在于Startup.cs ,这个可以通过 Program.cs 中的代码看出来:
WebHost.CreateDefaultBuilder(args).UseStartup<Startup>();
曾经使用过 ASP.NET,我们大家都知道以下两点:
1、Global.asax 文件,可以在启动 Web 应用程序期间编写代码来执行的一个地方。
2、 Web.config 文件,用来包含应用程序需要执行的所有配置参数。
但是在 ASP.NET Core 中,这些文件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使用 Startup.cs 加载配置和启动代码。
Startup.cs文件中有一个 Startup 类,在这个类中可以配置应用程序,甚至配置配置源。
2、项目启动介绍
应用程序入口类
这是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Main方法,也就是应用的起点,启动后通过UseStartup<Startup>()指定下文的Startup启动文件进行启动。
在应用启动的时候,会执行CreateWebHostBuilder方法,在这个方法中通过类Startup创建了默认的HostBuilder。
3、应用启动类
这是.NET Core非常重要的地方,包括加载配置,通过依赖注入加载组件,注册路由等都在此处进行。
Startup 类必须是公开的,且必须包含以下两个方法
1、ConfigureServices()方法
public void ConfigureServices(IServiceCollection services){ }
ConfigureServices() 方法用于定义应用程序所需要的服务,例如 ASP.NET Core MVC 、 Entity Framework Core 和 Identity 等等。
2、Configure() 方法
public void Configure(IApplicationBuilder app,IHostingEnvironment env){ }
Configure() 用于定义请求管道中的中间件。
Web项目模板默认在项目启动的时候调用IApplicationBuilder.run方法,在当前HTTP上下文(HttpContext)中输出了Hello World!
Startup 类中的 Configure() 方法用于配置和构建 HTTP 请求管道的地方。该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其实也就是说,Configure() 方法可以用来定义我们的应用程序如何响应请求。对于任意网址,默认情况下它只会输出 Hello World!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为诸如 index.html 之类的静态文件提供服务,则需要向 Configure() 方法添加一些代码。
例如,如果想要给 ASP.NET MVC 控制器发送错误页面或路由请求,都需要在这个 Configure() 方法中做一些工作。
比如我们还可以用app.UseAuthentication()来做身份验证。
我们使用 Use、Run 和 Map 来配置 HTTP 管道。
Use 方法可使管道短路(即不调用 next 请求委托)。
Run 是一种约定,并且某些中间件组件可公开在管道末尾运行的 Run[Middleware] 方法。
MaP* 扩展用作约定来创建管道分支。
@H_301_2@总结
以上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ASP.NET Core项目目录结构介绍全部内容。
如果觉得小编网站内容还不错,欢迎将小编网站推荐给好友。
.NET Core相关文章
- • .NET面试经典三问:什么是.NET?什么是.
- • 介绍一个基于 .NET 的船新 PHP SDK + R
- • .NET 异步详解
- • 利用 PGO 提升 .NET 程序性能
- • .NET 6 Preview 3 发布
- • C# 10 完整特性介绍
- • 直接使用汇编编写 .NET Standard 库
- • .NET 的未来:.NET 5
- • 从未来看 C#
- • 通过 .NET NativeAOT 实现用户体验升级
CentOS 7操作系统目录结构介绍
CentOS 7操作系统目录结构介绍
操作系统存在着大量的数据文件信息,相应文件信息会存在于系统相应目录中,为了更好的管理数据信息,会将系统进行一些目录规划,不同目录存放不同的资源。
根下目录结构说明
序号 | 目录 | 说明 |
---|---|---|
01 | bin | 命令,二进制文件的存放目录 |
02 | boot | 系统引导程序及系统内核目录 |
03 | dev | 设备、光驱、硬盘目录 |
04 | etc | 存放系统或服务的配置文件目录 |
05 | home | 普通用户的家目录 |
06 | lib | 库文件存放目录 |
07 | lib64 | 库文件存放目录(64位) |
08 | lost+found | 磁盘、文件系统损坏、断电、存放临时文件目录 |
09 | mnt | 临时的挂载点目录 |
10 | opt | 三方软件安装目录 |
11 | proc | 虚拟目录,显示内存中信息 |
12 | root | 超级用户的家目录 |
13 | sbin | 超级命令,二进制文件的存放目录,只有root用户能够使用的命令 |
14 | selinux | selinux及其配置文件存放目录 |
15 | sys | 虚拟目录,显示内存信息 |
16 | tmp | 临时文件的存放目录 |
17 | usr | 存放用户程序目录 |
18 | var | 系统日志目录 |
目录结构操作使用方法
在对目录结构进行操作管理时,可有三种方法对目录进行操作管理:
- 采用绝对路径方式进行操作管理
- 采用相对路径方式进行操作管理
- 采用设备挂载方式进行操作管理
绝对路径
表示从根路径开始,进入指定的路径中或子目录中,获取指定的数据资源信息。
#采用绝对路径方式进入到network-scripts目录中
[root@kang ~]#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说明:采用绝对路径的方式切换目录可以更有效地保证操作的准确度。
相对路径
表示从当前路径开始,进入指定的路径中或子目录中,获取指定的数据资源信息。
#采用相对路径方式进入到network-scripts目录中
[root@kang ~]# cd /etc/sysconfig/
[root@kang sysconfig]# cd network-scripts/
说明:采用相对路径的方式切换目录可以提升操作效率。
系统挂载
在Linux系统中,所有存储设备都是以设备文件的形式呈现在系统中的。但是设备文件不能直接用于存储数据信息,需要将设备文件挂载到一个空目录上才能通过进入目录中查看或存储数据。
最终会将数据保存在设备文件所对应存储设备中。
以光驱存储设备为例,演示挂在操作过程:
- 第01步:确认虚拟软件中已经加载镜像信息。
选择虚拟主机,打开设置,确认光驱是否为加载镜像,以及确认光驱是否加载启动。

- 第02步:确认系统光驱设备文件是否存在
[root@kang ~]# ll /dev/cdrom

说明:cdrom设备文件只是一个软链接(即快捷方式),指向的真正光驱设备文件为sr0.
- 第03步:创建挂载点空目录,实现挂载操作
[root@kang ~]# mkdir /cd_dir/
[root@kang ~]# mount /dev/cdrom /cd_dir/
[root@kang ~]# ll /cd_dir/

说明:进入光驱挂载点目录中后,看到的数据信息即为光驱镜像中数据信息。
- 第04步:挂载操作过程结束后可以卸载光驱设备
[root@kang ~]# umount /cd_dir/
[root@kang ~]# ll /cd_dir/

说明:目录背卸载后,目录原有数据信息会消失,恢复为默认空目录
目录结构中重要文件数据
01.网卡地址信息配置文件
【文件路径】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说明:
①网卡文件名称结尾的数字编号n,即为第n+1块网卡信息,eth0表示第一块网卡,eth1则表示第二块网卡,以此类推;
②网卡文件名称在CentOS 7中默认为ensX,需要在安装系统时进行设置,修改为常用的ethX。【可参考文章《CentOS 7的安装与部署 02》中2.2操作系统安装过程中的第03步设置】
【文件内容】
TYPE=Ethernet
PROXY_METHOD=none
broWSER_ONLY=no
BOOTPROTO=none
DEFROUTE=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IPV6INIT=yes
IPV6_AUTOCONF=yes
IPV6_DEFROUTE=yes
IPV6_FAILURE_FATAL=no
IPV6_ADDR_GEN_MODE=stable-privacy
NAME=eth0
UUID=5b2fc62a-0888-42e9-9bc6-5b6c9e746ee0
DEVICE=eth0
ONBOOT=yes
IPADDR=10.0.0.200
PREFIX=24
GATEWAY=10.0.0.254
DNS1=223.5.5.5
IPV6_PRIVACY=no
【内容说明】
序号
配置信息
解释说明
01
TYPE=Ethernet
表示设置网络通讯的类型,一般设置为Ethernet,即为以太网通讯类型
02
BOOTPROTO=none
表示网卡IP地址获取方式
①可采用静态手工配置方式,设置为none或static均可;②可采用动态获取配置方式,设置为dhcp即可。
03
DEFROUTE=yes
表示设置开启静态默认路由功能,可实现主机借网关地址访问外网
04
NAME=eth0
表示系统识别的网卡逻辑名称信息
05
DEVICE=eth0
表示系统识别的网卡物理设备名称信息
06
ONBOOT=yes
表示系统是否将网卡服务激活
07
IPADDR=10.0.0.200
表示网卡具体IP地址设置信息
08
PREFIX=24
表示网络掩码地址设置信息
09
GATEWAY=10.0.0.254
表示网络和外网进行通讯的网关地址信息
10
DNS1=223.5.5.5
表示网络和外网域名地址进行访问时,所需DNS服务器地址信息
【配置生效】
网卡配置文件编写完毕后,需要重启或启动网卡服务,使配置信息生效。
# 启动网卡服务
[root@kang ~]# systemctl start network
# 重启网卡服务
[root@kang ~]#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02.网络域名服务配置文件
【文件路径】
/etc/resolve.conf
说明:此文件中配置信息,也会影响主机和外网域名地址信息进行通讯。
【文件内容】
# Generated by NetworkManager
search com
nameserver 223.5.5.5
nameserver 223.6.6.6
【内容说明】
序号
配置信息
解释说明
01
nameserver
表示指定默认使用域名服务地址信息
当出现多个表示域名服务器的备份地址信息
【配置生效】
域名服务配置文件内容配置之后,无需重启任何服务会立即生效。
03.网络本地解析配置文件
【文件路径】
/etc/hosts
说明:此文件中配置信息,主要用于测试访问指定网站服务器,以及可以利用域名地址和其他服务器建立通讯。
【文件内容】
[root@just sysconfig]#
127.0.0.1 localhost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4 localhost4.localdomain4
::1 localhost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6 localhost6.localdomain6
【配置生效】
网络本地解析配置文件内容配置之后,无需重启任何服务会立即生效。
04.开机自动运行脚本或命令文件
【文件路径】
/etc/rc.local
说明:此文件中配置信息主要编写系统命令和脚本加载信息,主要用于让指定命令或脚本在系统启动后自动运行。
【文件内容】
#!/bin/bash
# THIS FILE IS ADDED FOR COMPATIBILITY PURPOSES
#
# It is highly advisable to create own systemd services or udev rules
# to run scripts during boot instead of using this file.
#
# In contrast to prevIoUs versions due to parallel execution during boot
# this script will NOT be run after all other services.
#
# Please note that you must run 'chmod +x /etc/rc.d/rc.local' to ensure
# that this script will be executed during boot.
touch /var/lock/subsys/local
【配置生效】
[root@just sysconfig]# ll /etc/rc.local
[root@just sysconfig]# chmod +x /etc/rc.d/rc.local
[root@just sysconfig]# ll /etc/rc.d/rc.local

05.系统运行状况日志文件
【文件路径】
/var/log/messages
说明:此文件中产生信息,为系统或某些服务运行状态信息,会有正常运行状态输出信息,也会有错误输出信息,珠澳用于排错使用。
Centos根目录结构以及各个结构介绍
- /: 根目录,一般根目录下只存放目录,不要存放文件,/etc、/bin、/dev、/lib、/sbin应该和根目录放置在一个分区中
- /bin:/usr/bin: 可执行二进制文件的目录,如常用的命令ls、tar、mv、cat等。
- /boot: 放置linux系统启动时用到的一些文件。/boot/vmlinuz为linux的内核文件,以及/boot/gurb。建议单独分区,分区大小100M即可
- /dev: 存放linux系统下的设备文件,访问该目录下某个文件,相当于访问某个设备,常用的是挂载光驱mount /dev/cdrom /mnt。
- /etc: 系统配置文件存放的目录,不建议在此目录下存放可执行文件,重要的配置文件有/etc/inittab、/etc/fstab、/etc/init.d、/etc/X11、/etc/sysconfig、/etc/xinetd.d修改配置文件之前记得备份。注:/etc/X11存放与x windows有关的设置。
- /home: 系统默认的用户家目录,新增用户账号时,用户的家目录都存放在此目录下,~表示当前用户的家目录,~test表示用户test的家目录。建议单独分区,并设置较大的磁盘空间,方便用户存放数据
- /lib:/usr/lib:/usr/local/lib: 系统使用的函数库的目录,程序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调用一些额外的参数时需要函数库的协助,比较重要的目录为/lib/modules。
- /lost+fount: 系统异常产生错误时,会将一些遗失的片段放置于此目录下,通常这个目录会自动出现在装置目录下。如加载硬盘于/disk 中,此目录下就会自动产生目录/disk/lost+found/mnt:/media: 光盘默认挂载点,通常光盘挂载于
- /mnt/cdrom下,也不一定,可以选择任意位置进行挂载。
- /opt: 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目录。如:FC4使用的Fedora 社群开发软件,如果想要自行安装新的KDE 桌面软件,可以将该软件安装在该目录下。以前的 Linux 系统中,习惯放置在 /usr/local 目录下
- /proc: 此目录的数据都在内存中,如系统核心,外部设备,网络状态,由于数据都存放于内存中,所以不占用磁盘空间,比较重要的目录有/proc/cpuinfo、/proc/interrupts、/proc/dma、/proc/ioports、/proc/net/*等
- /root: 系统管理员root的家目录,系统第一个启动的分区为/,所以最好将/root和/放置在一个分区下。
- /sbin:/usr/sbin:/usr/local/sbin: 放置系统管理员使用的可执行命令,如fdisk、shutdown、mount等。与/bin不同的是,这几个目录是给系统管理员root使用的命令,一般用户只能"查看"而不能设置和使用。
- /tmp: 一般用户或正在执行的程序临时存放文件的目录,任何人都可以访问,重要数据不可放置在此目录下
- /srv: 服务启动之后需要访问的数据目录,如www服务需要访问的网页数据存放在/srv/www内
- /usr: 应用程序存放目录,
- /usr/bin 存放应用程序,
- /usr/share 存放共享数据,
- /usr/lib 存放不能直接运行的,却是许多程序运行所必需的一些函数库文件
- /usr/local:存放软件升级包。/usr/share/doc: 系统说明文件存放目录。
- /usr/share/man: 程序说明文件存放目录,使用 man ls时会查询/usr/share/man/man1/ls.1.gz的内容建议单独分区,设置较大的磁盘空间
- /var: 放置系统执行过程中经常变化的文件,如随时更改的日志文件 /var/log,/var/log/message: 所有的登录文件存放目录,/var/spool/mail: 邮件存放的目录, /var/run: 程序或服务启动后,其PID存放在该目录下。建议单独分区,设置较大的磁盘空间
/dev: 目录
- dev是设备(device)的英文缩写。/dev这个目录对所有的用户都十分重要。因为在这个目录中包含了所有Linux系统中使用的外部设备。但是这里并不是放的外部设备的驱动程序,这一点和windows,dos操作系统不一样。它实际上是一个访问这些外部设备的端口。我们可以非常方便地去访问这些外部设备,和访问一个文件,一个目录没有任何区别。
- Linux沿袭Unix的风格,将所有设备认成是一个文件。设备文件分为两种:块设备文件(b)和字符设备文件(c),设备文件一般存放在/dev目录下,对常见设备文件作如下说明:
- /dev/hd[a-t]:IDE设备 /dev/sd[a-z]:SCSI设备 /dev/fd[0-7]:标准软驱 /dev/md[0-31]:软raid设备 /dev/loop[0-7]:本地回环设备 /dev/ram[0-15]:内存 /dev/null:无限数据接收设备,相当于黑洞 /dev/zero:无限零资源 /dev/tty[0-63]:虚拟终端 /dev/ttyS[0-3]:串口 /dev/lp[0-3]:并口 /dev/console:控制台 /dev/fb[0-31]:framebuffer /dev/cdrom => /dev/hdc /dev/modem => /dev/ttyS[0-9] /dev/pilot => /dev/ttyS[0-9] /dev/random:随机数设备 /dev/urandom:随机数设备 (PS:随机数设备,后面我会再写篇博客总结一下) /dev目录下的节点是怎么创建的? devf或者udev会自动帮你创建得。 kobject是sysfs文件系统的基础,udev通过监测、检测sysfs来获取新创建的设备的。
/etc: 目录
包含很多文件.许多网络配置文件也在/etc 中. /etc/rc or /etc/rc.d or /etc/rc*.d
启动、或改变运行级时运行的scripts或scripts的目录./etc/passwd 用户数据库,其中的域给出了用户名、真实姓名、家目录、加密的口令和用户的其他信息. /etc/fstab 启动时mount -a命令(在/etc/rc 或等效的启动文件中)自动mount的文件系统列表. Linux下,也包括用swapon -a启用的swap区的信息./etc/group 类似/etc/passwd ,但说明的不是用户而是组. /etc/inittab init 的配置文件. /etc/issue getty 在登录提示符前的输出信息.通常包括系统的一段短说明或欢迎信息.内容由系统管理员确定. /etc/motd Message Of The Day,成功登录后自动输出.内容由系统管理员确定.经常用于通告信息,如计划关机时间的警告. /etc/mtab 当前安装的文件系统列表.由scripts初始化,并由mount 命令自动更新.需要一个当前安装的文件系统的列表时使用,例如df 命令. /etc/shadow 在安装了影子口令软件的系统上的影子口令文件.影子口令文件将/etc/passwd 文件中的加密口令移动到/etc/shadow 中,而后者只对root可读.这使破译口令更困难. /etc/login.defs login 命令的配置文件. /etc/printcap 类似/etc/termcap ,但针对打印机.语法不同. /etc/profile , /etc/csh.login , /etc/csh.cshrc 登录或启动时Bourne或C shells执行的文件.这允许系统管理员为所有用户建立全局缺省环境. /etc/securetty 确认安全终端,即哪个终端允许root登录.一般只列出虚拟控制台,这样就不可能(至少很困难)通过modem或网络闯入系统并得到超级用户特权. /etc/shells 列出可信任的shell.chsh 命令允许用户在本文件指定范围内改变登录shell.提供一台机器FTP服务的服务进程ftpd 检查用户shell是否列在 /etc/shells 文件中,如果不是将不允许该用户登录. /etc/sysconfig 网络配置相关目录
proc: 目录档名
文件内容/proc/cmdline 加载 kernel 时所下达的相关参数!查阅此文件,可了解系统是如何启动的!/proc/cpuinfo 本机的 CPU 的相关资讯,包含时脉、类型与运算功能等/proc/devices 这个文件记录了系统各个主要装置的主要装置代号,与 mknod 有关呢!/proc/filesystems 目前系统已经加载的文件系统罗!/proc/interrupts 目前系统上面的 IRQ 分配状态。/proc/ioports 目前系统上面各个装置所配置的 I/O 位址。/proc/kcore 这个就是内存的大小啦!好大对吧!但是不要读他啦!/proc/loadavg 还记得 top 以及 uptime 吧?没错!上头的三个平均数值就是记录在此!/proc/meminfo 使用 free 列出的内存资讯,嘿嘿!在这里也能够查阅到!/proc/modules 目前我们的 Linux 已经加载的模块列表,也可以想成是驱动程序啦!/proc/mounts 系统已经挂载的数据,就是用 mount 这个命令呼叫出来的数据啦!/proc/swaps 到底系统挂加载的内存在哪里?呵呵!使用掉的 partition 就记录在此啦!/proc/partitions 使用 fdisk -l 会出现目前所有的 partition 吧?在这个文件当中也有纪录喔!/proc/pci 在 PCI 汇流排上面,每个装置的详细情况!可用 lspci 来查阅!/proc/uptime 就是用 uptime 的时候,会出现的资讯啦!/proc/version 核心的版本,就是用 uname -a 显示的内容啦!/proc/bus/* 一些汇流排的装置,还有 U盘 的装置也记录在此喔!
/usr: 目录
/usr 文件系统经常很大,因为所有程序安装在这里. /usr 里的所有文件一般来自Linux distribution;本地安装的程序和其他东西在/usr/local 下.这样可能在升级新版系统或新distribution时无须重新安装全部程序./usr/etc 存放设置文件/usr/games 存放游戏和教学文件/usr/include 存放C开发工具的头文件/usr/share 存放结构独立的数据/usr/bin 几乎所有用户命令.有些命令在/bin 或/usr/local/bin 中./usr/sbin 根文件系统不必要的系统管理命令,例如多数服务程序. /usr/share/man , /usr/share/info , /usr/share/doc 手册页、GNU信息文档和各种其他文档文件. /usr/include C编程语言的头文件.为了一致性这实际上应该在/usr/lib 下,但传统上支持这个名字./usr/lib 程序或子系统的不变的数据文件,包括一些site-wide配置文件.名字lib来源于库(library); 编程的原始库存在/usr/lib 里. /usr/local 本地安装的软件和其他文件放在这里. /usr/src 存放程序的源代码
/var: 目录 /var 包括系统一般运行时要改变的数据.每个系统是特定的,即不通过网络与其他计算机共享. /var/catman 当要求格式化时的man页的cache.man页的源文件一般存在/usr/man/man* 中;有些man页可能有预格式化的版本,存在/usr/man/cat* 中.而其他的man页在第一次看时需要格式化,格式化完的版本存在/var/man 中,这样其他人再看相同的页时就无须等待格式化了. (/var/catman 经常被清除,就象清除临时目录一样.) /var/lib 系统正常运行时要改变的文件. /var/local /usr/local 中安装的程序的可变数据(即系统管理员安装的程序).注意,如果必要,即使本地安装的程序也会使用其他/var 目录,例如/var/lock . /var/lock 锁定文件.许多程序遵循在/var/lock 中产生一个锁定文件的约定,以支持他们正在使用某个特定的设备或文件.其他程序注意到这个锁定文件,将不试图使用这个设备或文件. /var/log 各种程序的Log文件,特别是login (/var/log/wtmp log所有到系统的登录和注销) 和syslog (/var/log/messages 里存储所有核心和系统程序信息. /var/log 里的文件经常不确定地增长,应该定期清除. /var/run 保存到下次引导前有效的关于系统的信息文件.例如, /var/run/utmp 包含当前登录的用户的信息./var/spool mail, news, 打印队列和其他队列工作的目录.每个不同的spool在/var/spool 下有自己的子目录,例如,用户的邮箱在/var/spool/mail 中. /var/tmp 比/tmp 允许的大或需要存在较长时间的临时文件. (虽然系统管理员可能不允许/var/tmp 有很旧的文件.)
比较重要的目录
在 Linux 系统中,有几个目录是特别需要注意的,以下提供几个需要注意的目录,以及预设相关的用途:
- /etc: 这个目录相当重要,如前所述,你的开机与系统数据文件均在这个目录之下,因此当这个目录被破坏,那你的系统大概也就差不多该死掉了!而在往后的文件中,你会发现我们常常使用这个目录下的 /etc/rc.d/init.d 这个子目录,因为这个 init.d 子目录是开启一些 Linux 系统服务的 scripts (可以想成是批次檔 )的地方。而在 /etc/rc.d/rc.local 这个文件是开机的执行档。
- /bin, /sbin, /usr/bin, /usr/sbin: 这是系统预设的执行文件的放置目录,例如 root 常常使用的 userconf, netconf, perl, gcc, c++ 等等的数据都放在这几个目录中,所以如果你在提示字符下找不到某个执行档时,可以在这四个目录中查一查!其中, /bin, /usr/bin 是给系统使用者使用的指令,而 /sbin, /usr/sbin 则是给系统管理员使用的指令!
- /usr/local: 这是系统预设的让你安装你后来升级的套件的目录。例如,当你发现有更新的 Web 套件(如 Apache )可以安装,而你又不想以 rpm 的方式升级你的套件,则你可以将 apache 这个套件安装在 /usr/local 底下。安装在这里有个好处,因为目前大家的系统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如果你的系统要让别人接管的话,也比较容易上手呀!也比较容易找的到数据喔!因此,如果你有需要的话,通常我都会将 /usr/local/bin 这个路径加到我的 path 中。
- /home: 这个是系统将有账号的人口的家目录设置的地方。
- /var: 这个路径就重要了!不论是登入、各类服务的问题发生时的记录、以及常态性的服务记录等等的记录目录,所以当你的系统有问题时,就需要来这个目录记录的文件数据中察看问题的所在啰!而 mail 的预设放置也是在这里,所以他是很重要的
- /usr/share/man, /usr/local/man: 这两个目录为放置各类套件说明档的地方,例如你如果执行 man man,则系统会自动去找这两个目录下的所有说明文件
文件种类:
- 谈完了文件格式之后,再来谈谈所谓的文件种类吧!我们在刚刚的属性介绍中提到了最前面的标志 ( d 或 - ) 可以代表目录或文件,那就是不同的文件种类啦!Linux 的文件种类主要有底下这几种:
- 正规文件( regular file ):就是一般类型的文件,在由 ls –al 所显示出来的属性方面,第一个属性为 [ - ]。另外,依照文件的内容,又大略可以分为两种文件种类:
- 纯文字文件(ascii) :这是 Unix 系统中最多的一种啰,几乎只要我们可以用来做为设定的文件都属于这一种;
- 二进制文件(binary) :通常执行档除了 scripts (文字型批次文件)之外,就是这一种文件格式;
- 目录 (directory):就是目录!第一个属性为 [ d ];
- 连结档 (link):就是类似 Windows 底下的快捷方式啦!第一个属性为 [ l ];
- 设备档 (device):与系统周边相关的一些文件,通常都集中在 /dev 这个目录之下!通常又分为两种:
- 区块 (block) 设备档 :就是一些储存数据,以提供系统存取的接口设备,简单的说就是硬盘啦!例如你的一号硬盘的代码是 /dev/hda1 等等的文件啦!第一个属性为 [ b ];
- 字符 (character) 设备档 :亦即是一些串行端口的接口设备,例如键盘、鼠标等等!第一个属性为 [ c ]。
Linux 的文件系统( inode ):
在 Linux 系统当中,每个文件不止有文件的内容数据,还包括文件的种种属性,例如:所属群组、所属使用者、能否执行、文件建立时间、文件特殊属性等等。我们将每个文件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来储存,一个是文件的属性,另一个则是文件的内容。
为了应付这两个不同的咚咚,所以 ext2 规划出 inode 与 Block 来分别储存文件的属性( 放在 inode 当中 )与文件的内容( 放置在 Block area 当中 )。当我们要将一个 partition 格式化( format )为 ext2 时,就必须要指定 inode 与 Block 的大小才行,也就是说,当 partition 被格式化为 ext2 的文件系统时,他一定会有 inode table 与 block area 这两个区域。
Block 已经在前面说过了,他是数据储存的最小单位。那么 inode 是什么?!简单的说, Block 是记录『文件内容数据』的区域,至于 inode 则是记录『该文件的相关属性,以及文件内容放置在哪一个 Block 之内』的信息。简单的说, inode 除了记录文件的属性外,同时还必须要具有指向( pointer )的功能,亦即指向文件内容放置的区块之中,好让操作系统可以正确的取得文件的内容
- 该文件的拥有者与群组(owner/group);
- 该文件的存取模式; 该文件的类型;
- 该文件的建立日期(ctime)、最近一次的读取时间(atime)、最近修改的时间 (mtime);
- 该文件的容量; 定义文件特性的旗标(flag),如 SetUID...;
- 该文件真正内容的指向 (pointer);
今天关于ExtJs4.1目录结构介绍和使用说明和excel教程目录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大家有所收获,若想了解更多关于Android SDK 目录结构介绍、ASP.NET Core项目目录结构介绍、CentOS 7操作系统目录结构介绍、Centos根目录结构以及各个结构介绍等相关知识,可以在本站进行查询。
本文标签: